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公开>信息公开专栏>重点领域>教育> 内容
9月6日上午,新北区龙虎塘实验小学举办了“你好,暑假——我们的新世界”主题沙龙活动。本次沙龙活动围绕龙小近两年实施的“寒暑期生活与期初生活重建”项目,由涉及的本校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社区工作人员进行研讨与经验分享,并邀请来自新西兰政府首席教育顾问斯图尔特·麦克诺顿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家成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专家唐云增老师以及兄弟学校的教师代表进行观摩点评。短短2小时的活动,却是一场具有前瞻性、开创性教育思维的激烈碰撞,欲以“星火燎原之势”打开第四层教育世界的大门。
活动开始,先由顾惠芬校长对龙小“寒暑期生活与期初生活重建”项目实施情况做简要回顾。顾校立足学校整体层面,从“新世界的召唤、回溯与空间、实践与更新、展望与讨论”四个方面,凝练阐述了近两年项目实施的背景、实施的过程、目前取得的成效以及未来发展的构想,深入浅出地将龙小“幸福作业”的项目理念传递给了与会的专家及兄弟校前来观摩的教师。
接下来便进入沙龙研讨环节。参与沙龙的主体便是“寒暑期生活与期初生活重建”项目的参与者代表,有教师,有学生,有家长,也有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真正体现了该项目参与主体的多元性。这些人员分别组成了一年级生态组、二年级导师团、课程教学组、促进委员会和学生发展组。这五个小组先根据每组的特色,制定了各自的小组名称及口号,随后切入正题,主要围绕“我们做了什么,有什么新发现,存在什么问题”,进行15分钟研讨。并以关键词形式记录下研讨成果,进行分享。一年级生态团以一年级教师为主,他们绘制了一个“蚂蚁”形象,生动地反馈了作为第一次接触这个项目的起始年级,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二年级导师团由家长进行成功经验的分享。在刚刚结束的暑假,二年级学生、家长在“幸福作业”的指导下,在“江南环球港”大型商场内成功举办了“夜间趴”晚会活动,正如这位分享者所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种假期作业的改革,给了学生另一方展示的天地。课程教学组是由学校各学科负责人组成,他们倡导“课程改变生活”的理念,用课程的眼光看待暑期生活。以“太极图”为喻,左边是“生”,代表语数英学科,这类课程的开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右边是“活”,指综合学科,这些课程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两者相生相融、相辅相成。随后是“促进委员会”小组分享。该小组是一个独创性新兴团体,是为更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而成立的,由本校教师和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组成,该小组以“垃圾分类”项目为例,分享了“促进委员”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工作机制和流程。与此同时由该委员会成员,也是龙虎塘街道文教科严科长,介绍了了即将启动的“妈妈素养课堂”“非遗文化进校园”两个活动项目。该委员会的成立无疑有效链接了街道社区的教育资源,不过该组成员也提出,如何让链接到的资源落到实处,还需进一步探索。最后是学生发展组进行分享。该组成员以“六年级幸福作业”为例,阐明了高年段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不过实施过程中也充分暴露出学生在这一方面能力的欠缺性,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研究性学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个小组图文并茂,各具特色的汇报,也让在场的与会专家及兄弟校的老师们有话要说。随后的环节进行自由交流,在点评、质疑、答疑的过程中,龙小“寒暑期生活与期初生活重建”项目承载着李家成教授提出的“第四层教育世界”理念,在与会人员的头脑中更为明朗。远道而来的斯图尔特教授也高度认可了龙小这一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并且分享了新西兰学校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这一方面的具体做法。而82岁高龄的唐云增老师以一句“理想的优秀班集体就在龙小”更为直接地肯定了龙小实施的这一项目。活动最后,回归核心主体——可爱的孩子们,让此次沙龙的学生代表说出了自己对“幸福作业”的看法,他们的心声才是项目存续的关键所在。
本次沙龙活动既是对往期活动的回顾,又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萌芽于一个教师的教育举措,成长于一个团队的通力合作,龙小“寒暑期生活与期初生活重建”项目将不断发展壮大,在今后的探索中,龙小一定会在研究学生发展变革之路上越走越实,在开拓教育新世界的过程中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