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公开>信息公开专栏>重大项目> 内容
13日,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揭牌仪式暨常外向日葵交响乐团建团五周年音乐会在常外报告厅举行,副市长方国强,区领导陈正春、陈建生等参加活动。
2011年,在高新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常高新集团、天合光能、常州外国语学校三方共同举办了原常州天合国际学校,开启了探索国际教育的新征程。重组后,学校由常高新集团和常外共同持股,由常外全权管理,并正式更名为常州外国语附属双语学校,成为全市首家实施IB课程体系、贯通幼儿园到高中的国际化学校。
常外及附属双语学校位于常州高新区核心发展区,交通方便快捷,可以辐射沪宁沿线城市。两校校区相通,建筑一体,功能互补,可以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共享,实现1+1>2的办学效果。除了重要岗位由常外负责派驻之外,在部分学科的师资上,两所学校也会联合培养。未来,两所学校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双语学校依托常外进行办学,常外向其输出品牌、管理,使之发展成为能满足常州及周边城市高层次人群对于国际化高品质教育小众需求的一所双语学校。
据悉,常外附属双语学校实施IB课程框架,将国家课程与国际教育元素很好融合。幼儿园和小学实施PYP,初中则是MYP,高中有A-LEVEL课程和IBDP供学生选择,满足差异发展需求。而在小学5年级升6年级的时候是一个分流点,学校会根据孩子的状况、家庭条件等因素给出一些专业建议,可以选择MYP课程,继续走IB课程这条路;也可以完成为期一年的小初衔接课程,进入普通初中就读。学校将采取小班制。幼儿园和小学采用一名中教和一名外教组成双班主任,进行包班教学。
教育事业既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支撑,更是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保障。常州高新区建区26年来,始终高举高新大旗,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集聚了一大批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成为了常州对外开放的主阵地、城市形象的主窗口。高新区也从单纯的工业集聚区向产城融合的国际化新城区迅速转变,在发展进程中,始终致力于提升教育的开放水平,完善城市的国际化功能。近年来,全区着力优化教育资源,不断完善学校布局规划,加快实施社会事业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优先紧缺地区学校建设,加强名校、名校长、名教师“三名”品牌培育,成功引进了常州外国语学校、北郊中学、局前街小学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全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相关链接:IB课程
在说IB课程之前,我们需先知道一个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国际文凭组织)。
IBO成立于1968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规模最大的国际教育组织。IBO设立的最初目的是服务于外交官子女,开设全球统一标准的课程,方便在各国迁徙的家庭的子女入读国际学校。
而现如今,IBO已发展成为一个为世界各国优秀学生提供高质量国际课程的高水平组织,而且它不再仅仅是方便国际友人的专利,在本国上学照样可以修读IB课程。
IBO的最初定位决定了其教育宗旨是把国际化放在第一位。而且这里所说的国际化,并非全盘接受外来的内容,而是以本国文化为核心,提倡文化融合,也正因如此,IB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说到这,所谓IB,即国际文凭组织IBO(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sation),为全球学生开设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课程,为3-19岁的学生提供智力、情感、个人发展、社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其获得学习、工作以及生存于世的各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