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视界>18luck.com >资规分局> 内容
一是构建沿江区域国土空间优化新体系。制定《常州沿江地区国土空间绿色转型1+5规划研究》,引领沿江地区生态优先绿色转型系统向纵深推进。经过“沿江1+5规划”提升优化,常州沿江地区规划城市建设用地总量46.65平方公里,较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减少12.93平方公里,用地结构为二三产业并重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中绿地与广场的用地比重由18.6%增加到31.7%;工业用地的比重由57%减少为40.6%;物流仓储用地的比重由6.7%增加到7.5%。增加规划绿地和生态用地总量,实行生态空间分级分类管控,完善生态保护体系。
二是探索化工用地生态修复整治新路径。制定《常州市新北区沿江地区国土空间生态整治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2年)》,选取38个生态整治项目,涉及34家企业,整治规模约3328亩。探索规范企业安全拆除、土壤调查评估、权属调整、生态整治复绿等全环节操作办法,通过项目实施,形成一套涵盖流域资源、生态修复、污染控制、生态安全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的治理策略。第一批8个生态整治项目已通过市级验收,总面积940.87亩。同时开展实施长江护堤护岸造林、岸线复绿、沿线村庄绿化美化、森林质量提升等四大工程,造林绿化面积达2000亩。全面加快搬迁企业地块生态复绿,已累计完成堆土约160万立方米,新增绿地约1400亩。
三是打造破解“化工围江”新样板。全面制定《沿江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创新试点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探索党建业务融合攻坚克难,沿江区域三生空间优化,化工用地国土空间整治,生态容量发展增量空间补偿,沿江用途管制纠错机制五大路径。制定《常州市沿江关闭腾退化工企业用地资源整合利用工作方案》,重点围绕完善生态用地管制机制,探索实践生态整治复绿用地对应的规划建设用地规模指标进行异地调剂新模式。聚力打赢生态修复攻坚战、用途管制保卫战、转型升级持久战,探索化工用地“企业退出—生态修复—指标调剂—异地使用”空间补偿机制,打造破解“化工围江”的常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