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视界>基层动态>滨开区> 内容
3月5日,是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我国第23个“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下午2点,“文明实践在新北 志愿服务共携手”志愿服务月在新北区汉江路国际街区广场举行启动仪式。仪式现场颁发了新北区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奖项,滨开区喜获组织奖和志愿服务项目银奖两项荣誉。
滨开区以“携手共植初心林,爱家护江我先行”志愿服务项目申报参赛,项目依托“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基地,以滨开区“护江志愿服务队”“菁航宣讲队”的党员志愿者们为实施主体,通过常态化实施“初心林种植”“长江大保护主题宣讲”“沿江环境‘大扫除’”等活动,全面融合“理论宣讲”“卫生环保”“文明倡导”等多个志愿服务类别,将党史学习教育、文明新风、护江理念送到群众身边,用群众“听得懂、能参与、有收获”的方式,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有效营造辖区内爱江护江的浓厚氛围。
颁奖仪式结束后,滨开区“护江志愿服务队”在公益集市现场开展志愿服务,以发放“长江大保护”宣传册、开展“长江大保护”知识竞答、环保手绘沙画制作等形式,吸引了诸多群众关注并参与互动,让“长江大保护”系列志愿服务走出滨开区,为更多人所了解和体验。
以“志愿红”守护“生态绿”
近年来,滨开区纵深推进“长江大保护”,累计关闭低质低效产能企业49家,实现沿江一公里化工企业全部“清零”,建成沿江岸线5公里生态廊道、沿江堤500米生态复绿和景观湿地,新增绿地近3000亩。
无边江景一时新,2021年,滨开区“长江大保护”志愿服务基地揭牌,发起了“以‘志愿红’守护‘生态绿’”为核心理念的一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
“喜看家乡新变化,走近长江大保护”主题活动、“庆百年华诞 寻长江文化 向幸福出发”千人绿色健步行、“‘艺’起护长江书画摄影作品展”……一场场活动,凝聚了护江力量、凝结了护江共识、凝练出“我为长江出份力”志愿服务品牌,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菁航宣讲队”获评2021年度全市基层理论宣讲示范队荣誉称号,各类活动频频被主流媒体报道,“携手共植初心林,爱家护江我先行”志愿服务项目结出了甘甜的硕果。
后浪,来了!
如今,滨开区通过“菁航行动”进一步培优年轻干部队伍,他们也成为了“护江志愿服务队”的中坚力量,滨开区青年志愿服务者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滨小菁”。
本次公益集市从通知到落实仅有一周时间,为了让志愿服务有吸引力、有参与度、有认同感,三支“菁航小队”主动认领任务并集结了共计15名党员志愿者,自行思考各环节活动方式、设计活动方案、筹备活动物资。
从宣传册、文创作品的设计、排版到与第三方沟通赶制,负责现场宣传物料制作的“八重奏队”,顶住了时间急、任务重的压力。队员王文陵表示:“青年党员最不缺的就是干活的冲劲和韧劲,我们生活在江边,扎根在基层,眼见着长江大保护以来沿江生态的震撼变化,我们是参与者、是实践者、是受益者。一听说有这么好的宣传机会,组里的小伙伴马上就开始策划落实,一定要把长江大保护的成效展现给大家,向全社会呼吁共同加入到‘同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的行列中来!”
知识竞答环节由“彩虹梦之队”组织,如何既有科普效果又有互动趣味,组员们多次开展头脑风暴设计活动方案,队员吴昊表示:“活动不能光从我们角度出发,还要充分调动现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我们设计的小问题结合队员的现场讲解,充分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我们自己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收获了成长”
沙画制作活动原本的方案是绘制风筝现场放飞,但由于场地有限,“菁菁有为”队不得不改变计划重新采购互动道具,“新时代文明实践就是要从群众视角出发,考虑客观因素,让志愿服务开展到群众的心坎上,方案调整并没有带来影响,反而让我们多了一次志愿服务的机会”队长何洁表示方案调整丝毫没有打消队员们的积极性:“欢迎大家3月6号来江边参与我们的放风筝公益活动,一起来江边踏青赏春!”。
未来,滨开区还将以更多有创意、有实效的志愿活动开展,不断贴近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让辖区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融合推进的进程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