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公开>信息公开专栏>政策解读> 内容
《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工作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方面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时序进度和保障措施,为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一、编制背景和过程
2022年5月19日,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印发《关于下达2022年度江苏省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的通知》(苏财行〔2022〕40号),常州国家高新区获批全省第二批江苏省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2022年8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确定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和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的通知》(国知发运函字〔2022〕131号),常州市新北区获首批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常州国家高新区获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工作专班,赴各镇(街道)、园区、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方案》,《方案》制订征求了各相关部门的意见。
二、总体思路
坚持知识产权高质量产出导向;坚持知识产权保护和监管高度结合;保障知识产权高质量服务供给。围绕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创新型企业成长、区域协同均衡发展和对外开放等工作基点,立足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和人才培养6个关键环节,紧扣“一个目标”、落实“三项机制”、 强化“十大行动”,充分整合资源,为常州高新区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列作出新贡献,实现全区在新征程上的新跨越。
三、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创新与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导向相结合、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出相结合、坚持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相结合。
四、主要目标
建设知识产权创造卓越、运用高效、监管科学、保护有力、服务优质、人才集聚,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标杆区,知识产权保护引领区、示范区。到2025年,重点实现以下目标:
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显著提升。项目实施期内,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92件以上,PCT专利申请150件,授权马德里商标12件,有效注册商标达5万件,在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高价值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运用水平显著增强。进一步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建设,促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每年达6亿元;促进企业加强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知识产权的产品转化率达80%以上。
知识产权监管和保护水平显著增强。严格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执法效能,强化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市场行政执法,严厉打击商标、专利侵权假冒违法行为,年度查办知识产权行政案件150件以上。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进一步提升企业在重点国别、重点区域,尤其是“一带一路”热点地区知识产权维权和应对能力,加强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扎实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实现监管全覆盖和常态化。
知识产权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推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能力建设,加大力度引进、培育知名服务机构,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开展高端知识产权服务;进一步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服务效能;分级、分类做好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工作,从事知识产权代理、运营、策划、信息、保护、管理等专门服务的专业人才达2000人,在全区形成一支结构优、专业精、素质高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
五、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工作的三项机制
建立健全互动机制、知识产权保护行政部门联合协作机制、纵横向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资源集成机制。
(二)全面实施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十大行动
强化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普惠行动、强化知识产权快速维权及法律援助普惠行动、强化主导产业知识产权导航预警普惠行动、强化区域企业应对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普惠行动、强化群众性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引领普惠行动、龙头型引领型企业知识产权导航专项行动、拟上市企业知识产权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中瑞及德语区产业转移服务专项行动、深化知识产权金融业务专项行动、重大知识产权监管执法专项行动。
(三)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建立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共同体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特聘伙伴关系。
六、时序进度
以半年度为要求(即2022年7月至2022年12月、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2024年1月至2024年6月、2024年7月至2024年12月、2025年1月至2025年6月),进一步明确具体工作任务。
七、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监督考核、营造知识产权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