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视界>18luck.com >审计局> 内容
为了提高审计效率,积极推动依法行政,新北区审计局坚持全面推进科技强审,通过开发“常州国家高新区(新北区)大数据审计分析平台”,完成了财政财务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模块和内部审计管理模块的建设。内部审计管理模块被常州市审计局采用后在全市推广应用,“数字赋能激发审计活力,强化政务诚信建设”案例作为常州市唯一入选政务诚信建设创新案例被全省推广。
一、大数据审计建设阶段性成果
(一)财政财务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
该模块可快速采集当下社会各厂商的不同版本财务数据并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建立审计分析模型,挖掘审计疑点信息,为审计人员快速开展审计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截至目前,已实现区镇两级财政电子数据全口径归集报送,整合全区60家一、二级预算单位全部预算执行数据,28家一级预算单位财务数据。共建成基础模型91个,主要用于财务财政分析工作;多维模型2个,用于工资、会议费、接待费、培训费等方面的分析工作。2020-2022年同级审中连续三年对各预算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提出问题并督促整改。另外通过对往来、收入和支出等财务数据的摘要进行关键词分析全面汇总了各单位部门的对外租赁汽车支出、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情况,编写了审计专报上报了区政府。
(二)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模块
该模块基于目前高质量考核中审计整改项目和审计条线统计分析要求,建立了审计发现问题库,涵盖了区审计局和上级审计部门所有涉及我区的审计整改事项,整合“发现问题”“被审计单位整改”“审计局检查”“提交联合督查”等各个阶段,形成完整的审计整改管理体系,实现问题清单“不少项”,整改工作“不漏项”,起到了以信息系统辅助整改工作开展,以信息系统执行成果形成工作记录的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审计整改模块已录入2021年和2022年共计29个项目,151个审计问题,正在录入各单位实际整改情况。
(三)内部审计管理模块
该系统主要包含通知传达、内部管理、资料备案、统计信息四大模块,包含了内部审计指导工作的全部内容,并且为内审单位内部管理创新预留了空间。该平台与2020年5月开始启动,于2021年末正式运行,主要为达到内审指导监督链条化、培训案例搜集日常化、投资审计台账个性化的目的。
2021年至今,内审平台已备案了全区1个审计开发区、10个镇(街道)、4个区级机关和3个区级国有企业内审项目1951个。
二、后期大数据审计方向主要规划
今年,区审计局根据审计全流程管控需要,整体谋划,拟在充分利用前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以数据仓库和嵌入式应用模块理念打造智慧审计平台。平台将增加开发审计项目管理、审计现场管理等模块和审计对象、审计人员库,形成项目和人员的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为推行审计局综合量化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一)审计项目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在审计项目计划建立完成后,录入项目基本信息,选择参审人员,编制审计项目计划起止时间等。
通过项目管理模块,可以直观了解每年度的审计任务安排、数量,以及各审计任务的人员、工作内容、实施进度等信息,既可以全面了解全局全年的工作任务和实际进度,更可以直观显示全局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实时工作状态,实现全局工作的扁平化管理。
(二)审计现场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依据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工作需求进行设计,主要是将审计过程细化到每个固定步骤,如审前调查,基本情况了解,现场延伸调查,撰写初稿等。包括后期将取证单、审计报告、审计工作底稿等审计证据等资料上传归档。
在此模块中,可以实现项目实施进度的监测,结合“人人争做好主审”活动,有效调节工作强度,对审计项目进行全流程把控,并且提供各类审计文书模板,高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三)审计对象库和审计人员库
审计对象库主要用于被审计对象信息管理,通过关联单位组织机构信息和历年审计项目,统一体现被审计对象在一段时间内的审计频率和次数,为审计计划的建立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对审计项目中“被审单位”“被审领导”等字段,根据时间跨度统计所选时间范围内的被审单位和被审领导,然后比对审计对象库,筛选近几年未被审计的对象,从而避免重复审计,浪费审计资源。
审计人员库是针对审计局人员基础信息进行管理的界面。基础信息包括技能、专业,自动关联各审计人员的审计项目信息,形成审计人才审计项目履历表,为审计项目组人才选择提供履历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