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视界>基层动态>滨开区> 内容
3月25日,由中国工程院杨凤田院士倡导的首款四座氢燃料内燃机飞机验证机在沈阳某机场完成首飞,该机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架以氢内燃机为动力的通航飞机。
位于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的常州融信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正是主导参与了首架氢内燃机四座飞机的飞机储氢装置研发设计及批产配套工作。公司技术团队历经二年多研发成功的超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高压储氢瓶,也是飞机最大限度“氢”装上阵的关键所在。
通航飞机翼展13.5米,机长8.2米,使用高压气态储氢,储氢重量4.5kg,巡航速度180km/h,氢内燃机最大热效率大于43%,综合热效率大于40%,留空时间大于1小时。由于氢内燃机对氢气纯度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可以使用内燃机行业已有的技术和生产线,因此与氢燃料电池相比更具价格优势。该飞机使用氢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热值高、无污染、资源来源广泛等优点,在降低碳排放的同时保持较高的工作效率,有助于在航空业尽早实现双碳目标。该型四座氢内燃机飞机验证机的成功首飞验证了氢内燃机作为航空动力的可行性,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为后续氢动力飞机研制打下坚实基础。
常州融信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国表示:融信复材掌握多项碳纤维复合材料压力容器领域核心关键制造技术,建立了基于工艺可实现的设计、制造一体化仿真平台,研制的储氢瓶相比于同类型的复合材料储氢瓶减重20%以上,对于提升新能源飞机航程,推动新能源飞机的产业化和促进航空业继续发展的同时大幅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航空业净零排放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州融信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集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及性能评价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航天、航空、航海等领域碳纤维结构和功能型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制与生产,已有二十多年从未间断的复合材料制品从业经验。参研了国家973、863等重大专项课题30余项,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省部级奖项8项,荣获2022年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50强的“大尺寸复杂结构碳纤维复合材料FST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突破了40年的技术瓶颈,自主研发的产品具有轻质高强、适应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等特性,有力助推国家航天航空事业现代化发展进程。